行业资讯
- 县域养老下沉:“政府购买+用户自费”平衡收支
- 发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5/9/18 0:00:00
-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向农村地区加速延伸,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。创新性的"政府购买+用户自费"模式正在全国多地实践,成为平衡养老服务收支、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路径。
县域养老面临的现实困境
县域养老特别是农村地区养老服务存在三大痛点:支付能力不足(农村老人收入有限)、服务供给分散(服务半径大成本高)、资源匹配失衡(需求多样但供给单一)。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或完全市场化运作都难以持续,而"政府购买+用户自费"的混合模式正在打破这一僵局。
创新模式的双轮驱动机制
政府购买基础服务保障基本民生:
·通过公开招标向专业机构购买基础照护、餐饮配送等服务
·为特困、高龄、失能等群体提供服务补贴
·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站点
用户自费升级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:
·提供差异化、品质化的可选服务项目
·开发中低档价格的专业照护服务包
·引入适老化产品租赁和健康管理增值服务
典型实践案例
浙江长兴县构建了"1+3+5"养老服务网络(1个县级中心、3个区域分中心、5类村级站点),政府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基础服务,同时引导养老机构开发自费项目,如专业康复理疗、智慧养老设备租赁等,使机构自费收入占比达35%,实现了良性运营。
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探索"时间银行+积分消费"模式,政府购买基础服务记为积分,老人可通过互助服务积累积分,也可自费购买高端服务。该模式已覆盖全区80%行政村,服务满意度达90%以上。
江苏如皋市推出"基本服务政府买单、增值服务自主选择"套餐,政府每年投入3000万元购买居家上门服务,同时培育银发消费市场,开发适合农村老人的消费级康养产品,月均自费服务订单超5000单。
收支平衡的创新实践
成功的县域养老项目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收支平衡:
供给侧创新:
·集约化运营降低人力成本(如"中央厨房+配送餐"模式)
·一网多用(养老站点兼做电商快递点、文化活动中心)
·医养融合共享资源(与乡镇卫生院共建共用康复设备)
需求侧引导:
·培育老年人消费意识(体验式营销、子女代付费)
·开发分期支付、消费券等支付工具
·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与价格联动机制
未来发展前景
"政府购买+用户自费"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找到政府与市场的平衡点。未来需要进一步细化服务分类标准,明确政府保障边界;同时加强服务质量监管,保障老年人权益;创新支付方式,开发适合农村老人的养老金融产品。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