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分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公司新闻
  • 旅居养老全指南:是什么、好在哪、注意啥?
  • 发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发布时间:2025/10/6 0:00:00
  • 随着老年人寿命延长、收入提升,“守着家养老”不再是唯一选择——一种融合旅游、养生、生活的“旅居养老”,正成为健康活力老人的新偏好。它不是简单的“老人旅游”,而是慢节奏、深体验的养老新方式。以下从定义、优势到注意事项,帮你读懂旅居养老的核心价值。
    一、先搞懂:旅居养老到底是什么?
    提到旅居养老,很多人会问“和普通旅游有啥不一样?”其实它最早由中国老年学会提出,是“候鸟式养老”与“度假式养老”的结合体——不是走马观花看景点,而是根据季节变化,在宜居之地住上十天、半月甚至更久,在慢节奏中享受生活、调养身心。
    比如冬天去南方避寒,夏天到北方避暑,老人不用赶行程、挤人群,而是像在“第二个家”一样生活:早上逛当地菜市场,午后在社区花园喝茶,傍晚和新认识的朋友散步,偶尔去周边景点逛逛。这种“住下来”的模式,让养老不再局限于固定住所,也让休闲度假变成了日常。
    二、别混淆:旅居养老vs传统旅游,4大核心差异
    很多人把旅居养老等同于“老人旅游”,其实两者从体验到目的都截然不同,尤其体现在这4个方面:
    1.吃:“自由定制”vs“固定团餐”
    传统旅游多是统一团餐,不仅口味单一,还得按规定时间吃饭;旅居养老则灵活得多——想自己动手,公寓里有厨房,能买当地新鲜食材做家常菜;想省心,机构会提供荤素搭配的营养餐,吃饭时间随自己安排,甚至能和朋友边吃边聊当地风土人情,比团餐更有“生活感”。
    2.住:“舒适家宅”vs“临时住宿”
    传统旅游常住小旅馆或普通酒店,有的卫生条件差,睡眠质量没保障;旅居养老的住宿多是精装公寓或别墅,不仅有独立卫生间、空调等基础设施,还配了图书阅览室、棋牌室、K歌厅、泳池甚至SPA区,就像“搬到宜居地的家”,住得舒服才适合长期养老。
    3.行:“慢享细品”vs“赶行程、强购物”
    传统旅游总被“赶时间”裹挟,一天跑多个景点,还可能被安排购物环节;旅居养老则是“按需游玩”——想逛景点就慢慢逛,想休息就宅在公寓,甚至能跟着当地老人去公园晨练,完全不用迁就他人节奏,重点是“放松”而非“打卡”。
    4.核心需求:“生活+养生”vs“观光+购物”
    传统旅游的核心是“看风景、买特产”;旅居养老更看重“适合老人的生活环境”——比如周边有没有医院(应对突发健康问题)、超市(方便买日用品),公寓里有没有康复设施,能不能参加书法、手工等文娱活动。简单说,它追求的是“在异地也能过得舒服、健康”,而不只是“看一眼风景”。
    三、真受益:旅居养老给老人带来的5个“实在好处”
    这种“住下来”的养老方式,不是“花钱买罪受”,而是能切实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,具体体现在这5点:
    1.开阔眼界:实地体验胜过屏幕与书本
    “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”,对老人来说更是如此——电视里的桂林山水、书本上的云南风土,都不如亲自站在漓江边看晨雾,坐在大理小院里听白族故事。接触不同的文化、饮食、习俗,能让老人的退休生活更有新鲜感,不再局限于“家门口的日常”。
    2.放松心情:摆脱琐事,给身心“减压”
    很多老人在家要操心家务、牵挂子女琐事,长期处于“紧绷”状态。一旦开启旅居生活,这些烦心事都能暂时放下——赏着陌生的风景,呼吸新鲜空气,心态自然变得轻松。有老人反馈,旅居期间血压、血糖都比在家时更平稳,甚至一些慢性不适也有所缓解,这就是“心情好带来的健康红利”。
    3.健身健脑:在游玩中悄悄“锻炼”
    旅居不是“躺平”,出门逛景点、爬小山、逛菜市场,比在家久坐更能活动身体,相当于“趣味健身”;同时,记住当地路线、和新朋友聊天、了解陌生文化,还能锻炼记忆力和表达能力,帮大脑“保持活力”。加上充足的阳光照射,对增强体质也有帮助。
    4.舌尖尝鲜:体验“在家吃不到的正宗味道”
    每个地方的气候、土壤不同,长出的食材也不一样——海南的文昌鸡、云南的野生菌、东北的五常大米,只有在当地才能吃到最正宗的口感。旅居时不用“暴饮暴食”,每天尝一点当地特色菜,既能满足口腹之欲,也能丰富饮食结构,比在家吃重复的饭菜更有乐趣。
    5.结交新友:告别“空巢孤独”
    现在很多老人是“空巢留守”,每天面对的只有老伴或冷清的房子。旅居时,和同龄老人一起吃饭、散步、参加活动,很容易交到新朋友——聊退休生活、分享养生经验,甚至约着下次一起去另一个地方旅居,孤独感会大大减少,心情也更舒畅。
    四、要注意:老人旅居养老的“6类关键提醒”
    想让旅居养老既开心又安全,这些细节不能忽略,可按“行前—途中—旅居中”分类准备:
    1.行前:先做“健康评估”
    出发前一定要做全面体检,根据医生建议选目的地(比如有严重心脏病的老人,不适合去高海拔地区);
    带好常备药,尤其是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,还要备点急救药(如硝酸甘油),别擅自停药。
    2.衣物:“适配气候+舒适为主”
    提前查目的地天气,备足换洗衣物,比如春天去南方要带雨具,秋天去北方要带薄外套;
    穿柔软的便鞋或运动鞋,别穿新鞋(容易磨脚打泡),高龄老人最好带手杖,相当于“第三条腿”。
    3.健康:防过敏、防旧病、防疲劳
    有过敏史的老人,避开花期,提前吃抗过敏药;
    别因为“景色好”就不停游玩,出现乏力、头晕等疲劳症状要及时休息,有心血管病的老人更要放慢节奏;
    注意保暖,别坐在阴冷潮湿的石头上,淋雨後可以喝生姜红糖水解寒,睡前用热水洗脚。
    4.饮食:“尝鲜不贪多,卫生是第一”
    当地小吃、特色菜以“品尝”为主,别一次吃太多,避免消化不良;
    不吃生冷、不洁食物,最好自备餐具和水杯,既方便又卫生。
    5.安全:“谨慎行动,有人陪同”
    别独自走陡峭的小路、攀登山石,坐车、乘船时扶稳扶手;
    尽量和家人或朋友结伴,万一有意外能及时帮忙,也能互相照应。
    6.晕动症:“提前预防,及时缓解”
    晕车、晕船的老人,出发前别空腹也别吃太饱,提前半小时吃晕海宁等药;
    没有药时,可按摩内关穴、足三里穴,缓解不适。
    五、总结:旅居养老,是“养老”不是“赶路”
    对老人来说,旅居养老不是“去多少景点、拍多少照片”,而是在不同的风景里找到新的生活节奏——在海边看日出,在山里听鸟鸣,和新朋友聊聊天,甚至只是在公寓里煮一碗当地的鲜鱼汤。它让养老从“被动等待”变成“主动享受”,让晚年生活多了一份色彩与活力。
    2025年的今天,旅居养老早已不是“小众选择”,而是越来越多健康老人的“生活新选项”。只要做好准备、注意安全,就能让老人在“慢享时光”中,收获健康与快乐。
微信二维码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