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分类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行业资讯
  • 聚焦人大督办提议,民政部开协商会探养老事业
  • 发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  发布时间:2025/9/30 0:00:00
  • 在近期召开的"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融合发展"专题协商会上,民政部联合国家发改委、卫健委等部门,宣布启动养老领域高质量发展新计划,通过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,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体系。
    政策核心:事业与产业双轮驱动
    三大融合路径
    规划统筹:将养老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
    标准统一:建立事业引导、市场运作的标准化体系
    资源共享:推动公共设施向养老企业开放
    2025年重点实施项目
    1.普惠养老专项行动
    资金支持:中央预算内投资200亿元
    实施范围: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
    重点工程:
    新建社区养老设施5000个
    改造护理型床位20万张
    培育连锁化品牌企业100家
    2.智慧养老示范工程
    试点城市: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成都、武汉
    重点项目:
    智能照护设备研发应用
    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
    养老大数据平台开发
    3.医养结合深化计划
    实施机构:泰康之家、燕达养老、北辰颐年等品牌机构
    合作模式:
    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病科
    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
 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伸服务
    实地调研典型案例
   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
    创新模式:公建民营+品牌输出
    服务延伸:从机构养老向社区、居家辐射
    产业拓展:开发老年用品、培训咨询等衍生业务
    上海亲和源康养社区
    特色定位:会员制+持续性照护
    产业融合:养老社区带动健康管理、文化旅游
    科技赋能:智能监测系统全覆盖
    成都哺恩堂养老中心
    运营模式:精细化照护+标准化管理
    品牌扩张:在西南地区实现连锁化发展
    产业延伸:开展护理人才培训、管理咨询
    多方座谈达成共识
    政策突破点
    土地供应:存量房产优先用于养老
    金融支持: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
    人才保障:完善职业发展体系
    监管创新: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
    企业参与方式
    国有企业:承担普惠性养老服务供给
    民营企业:提供差异化、个性化服务
    外资企业: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
    社会组织:开展公益慈善类服务
    2025年预期成效
    服务能力提升
    新增养老床位50万张
    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%
    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5张
    产业发展目标
    银发经济规模突破10万亿元
    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100家
    带动就业岗位500万个
    质量改善指标
    老年人满意度达到90%以上
    服务标准实施率100%
    投诉处理及时率98%
    地方实践创新
    江苏模式
    建立"事业带动产业、产业反哺事业"的良性循环机制,通过公建民营、购买服务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。
    广东经验
    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优势,引进港澳优质养老资源,发展跨境养老服务。
    浙江特色
    推广"养老+"模式,促进养老与健康、旅游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。
    养老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。通过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,2025年将初步建成覆盖全民、城乡统筹、保障适度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。
微信二维码回顶部